今年中药材不好卖 药用植物提取物成出口新亮点

2014-11-27 11:09:25 admin 9

      前些年,由于国际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的缘故,此前一直形势良好的传统中药材出口陷入了低迷。不过这两年,杭州的中药企业迅速找到了新的转型突破口—出口中药植物提取物

 据杭州检验检疫数据,今年1-10月,辖区植物提取物出口457批、161.7吨、货值2916.8万美元,出口批次和金额分别增长4.6%、123.7%。出口货值翻了一番多。

 成分明确可以量化的药用植物提取物比传统中药材更容易被国际上接受

 “植物提取物”这个名称看起来挺陌生,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它的身影:植物药制剂、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它是天然植物经过物理或化学提取分离,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在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的前提下,形成的新型高科技产品。而药用植物提取物是植物药制剂的主要原料,也是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核心产品。其发展前景被业内一致看好。

 杭州检验检疫局植处生物安全科的钟科长说,近年来,我国传统草药出口面临着国内资源紧缺和国外准入门槛日益提高的双重挑战。以前出口的传统中药材,一方面由于成分复杂,难以量化,化学药物毒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世界各国对草药的认识、立法和管理要求不尽相同。这严重阻碍了传统草药在全球的贸易往来。

 “而药用植物提取物就能够很大程度上规避这些问题。”钟科长说,药用植物提取物因其有效成分的已知性和可量化,相对更容易被世界各国接受,从而成为传统草药在全球应用的“通用语言”,也是中草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叩门砖”。

 植物提取物拓宽了中药材出口市场

 一种粉末提取物每公斤能卖600美元

 浙江历来是中药生产大省,道地药材中以“浙八味”最为有名。“浙八味”中的元胡尤以止痛功效而著称于世,这味源自浙江的中药很早就以植物提取物的形式漂洋过海,被制成口服或者注射的止痛剂在西方广为应用。

 钟科长说,目前山药、人参、红景天、枸杞子、蓝莓等提取物,都是在国际上比较受欢迎的植物提取物,为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品中。“杭州辖区有一家出口药物植物提取物企业,将银杏提取物大量出口到德国,被制成心血管药物,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还有一家企业出口的粉末状植物提取物,最贵的每公斤可以卖到600多美元。”

 据了解,以前杭州传统的中药材出口企业,市场比较狭窄。以本地最大的出口企业浙江惠松制药为例,过去出口传统草药的市场多为日本、东南亚地区。而自从转型出口药用植物提取物之后,大大拓展了欧盟、美洲、澳大利亚等市场,以往的日本市场缩减到1/5。

 杭州检验检疫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杭州局辖区药用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为1869.4万美元。今年1-10月,辖区植物提取物出口货值已达2916.8万美元,同比增长123.7%。

 植物提取物科研和生产线投入大

 国内推广生产仍存在一定难度

 虽然药用植物提取物优点诸多,还兼具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发展空间大等特点。但目前要在国内推广生产仍存在一定难度。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中药材生产模式与植物提取物生产模式差别很大。

 据了解,传统中药材的生产加工主要为人工手选或简单机选,科研和生产线投入相对少,处于药材产业的低端链;药物植物提取物则需以流水线式机械化生产为基础,科研投入大,处于药材产业的高端链。

 此外,药用植物提取对原料的消耗相当大,一般来说,原料与成品的提取比例蓝莓为100∶1,银杏50∶1,人参为10∶1。这就意味着对生产的投入很大,需要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仓储能力。一家上规模的公司每年消耗各种中药材四五千吨,最终可能获得的提取物只有两三百吨。

 在杭州局动植处相关负责人看来,目前植物提取物产业行业标准缺失、行业自律性差,限制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植物提取物国际市场的增大,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产品的质量监管愈加严厉,对于农药残留和溶剂残留超标等安全问题的关注也越加密集,由此带来的技术贸易壁垒也会日益增加。因此他认为,出口企业要想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就必须制定植物提取物出口标准并严格执行,通过规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推行更深层次的转型升级。